3月1日,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在北京教育学院为中小学教师做了“家庭共育”的主题演讲。在得到App的同步直播中,很多老师和家长在线聆听了李希贵校长的演讲,并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与启发。
李希贵校长深耕教育三十多年,对家校共育、师生关系建设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老师和家长为什么总产生误解?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老师该如何与家长有效协作,帮助孩子成长?这些问题的答案,李希贵校长一次为你讲透。文章篇幅较长,我们把其中的精彩要点提炼如下:
1.教育不仅仅是在校园里,也可以在任何地方。教育场景的多元化,往往会帮助教师完成校园课堂上无法达成的学习任务。
2.家校关系不是主辅,是协同;不是上帝,是伙伴;不是群体,是个体;不是两方,是三方。家校关系中,不是只有家长、老师跟学校的关系,最重要的一方其实是孩子。所以,在思考家校关系时,如果我们不关注孩子和家校的关系,就会迷失方向。
3.在学校里面关系其实很多,但最重要的一定是师生关系。如果我们解决不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就永远解决不好。但非常遗憾,大部分学校和教师是在解决家校关系。4.衡量学校的校风最为重要的是同伴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师生关系,但大多数学校的管理者认为这个地方没有问题。6.一定要从孩子自身的情况去寻找家长。那些特别正气,从品格到各方面习惯都特别好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一般来说也会具备同样的习惯、同样的品格。7.家长教师委员会指的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组成一个委员会。他们在一起讨论重大问题时,往往能够有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他们互相之间不断地沟通,会解决家校协同中的绝大部分问题,只有少部分问题才会提到年级或者学校。9.家长应该怎样看待青春期男女生的交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孩子创造交往的多样性,而不只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建立一对一的关系。10.家长要跟孩子最崇拜的老师搞好关系,就能把你的一些想法转变成孩子最崇拜的老师的想法去影响他,这条路径是最短的。11.你在校园里和家庭里不方便进行教育的领域,或者你缺乏专业能力的领域,比如自我保护、两性关系、生育等,可以通过电影进行教育。12.现代的教育已经不是知识教育,更多是一种情感的影响。这种情感就是把人区别于聊天机器人的特性。有这样一句话,过去的工作与肌肉有关,现在的工作与大脑有关;但在未来,工作将与心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