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深度目击:读懂这所上海学校,读懂这个时代的“教育真题” | 头条

发表时间:2024-09-09 09:36作者:李斌来源:新校长传媒


2024年《新校长》“学校深度目击”系列,我们选择将学校管理者引路到“上海平和学校”。

和编辑团队跨进校门的那一刻,我内心事实上是没底的——这里真的会遇见那个教育人在远方听见而怦然心动,走近打量能增进办学智慧的故事吗?

十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这所位于上海浦东开放开发热土的校园,多少有些“媒体视角的失望”——平和学校在中国教育界声名鹊起,但面对面和校长老师们接触,你很难三言两语就被“惊艳”到,他们每个人都平平和和,有事说事,很少讲宏大愿景和系统构思,也并不去刻意证明学校育人目标、教学行为、组织方式,有什么深刻的逻辑和背后的远见。

岁月延展,视野渐宽,我对教育的理解也渐渐靠近真实。“平和”这两个字,以及多年前所感受的那份“教育味道”,在心中越来越长出“生机勃勃的质感”——是的,平和,28年如一日的平和,才是万物自然生长,生命自然涌现,教育自然发生的前提。

没有意外,经过一个星期的调研时间,长达数月的后期内容采集整理,我们看见了一场理想教育自下而上的“系统性发育”。追问这个具备极高公共价值的新样态学校每一个关键侧面:基因如何编程,要素怎样积累,系统怎样搭建,生态何以成立,成长何处发生……成为《新校长》团队这些日子围绕本书内容研讨的特别兴奋区。

我将调研笔记里的观察与思考片段整理于此,结合全部内容,帮助我们导航上海浦东新区黄杨路261号,站在平和校园,读懂这个时代的“教育真题”。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图片

当今学校教育人

必须回答的职业“真题”是什么?


当今学校教育人必须回答的职业“真题”是什么?我们在“平和学校”看见的,是如何重建育人生态,以可持续的方式推动学习者大规模个性化成长。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愿景,归根结底需要大规模、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创造人才。

如十九大报告所指:“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今天的中国倡导“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攻坚“新质生产力”。以此为目标,在复杂的全球格局下,重建新的发展生态,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毋庸置疑,“教育+科技”,才是这一进程的第一推动力。

这意味着需要一场自上而下推动的教育生态转型,和无数自下而上涌现的学校探索样本——我们需要从整齐划一地培养“工业化人才”,向孵化创新创造人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迈进,以更高水平的育人模式,推动学习者大规模个性化成长,使创新成为一代人的共识与本能。

而诞生于1996年的“平和”,在默默的时光背后,于校园的日常深处,自觉或不自觉之间,稳定地生长出符合当下基础教育转型发展需要的办学生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我们只有深入平和学校的底层逻辑、现场故事,才能从外显的“组织智慧”出发,捋清更高水平育人的“学校基因编程”。

图片


图片

教育大转型需要组织“长创新”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创新人才?这便是引发对中国“教科体制”深刻反思的“钱学森之问”。

那么能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学校究竟长什么样子呢?钱学森通过谈及自己求学的加州理工大学,实际上已经给出了答案。他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精彩的人与事很多,我得和他们不同,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因为很快就会有人超过你……”

这样的精神气象,我们在平和校园里,透过不同场景满满张贴的社团海报,从无数个性化表达、高水平设计、挑战式相聚的“争奇斗妍”中,看见了以“学生自治社团”为特征的学习生态。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背后几乎没有老师指挥、包办的影子,学生的表达也完全没有“被计划”的痕迹,与钱老的描述堪称神似。

当然,老师群体在教育教学上的“发明创造”也不遑多让。

我问万玮校长,为什么平和的师生可以在校园内如此“自主”甚至“自治”,又整体上富有创造力?万玮校长说了一句很玄妙的话:这所学校发展的“根文化”里没有“速成术”。

怎么理解呢?没有“速成”,就意味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涌现”。此后的调研中我们不断看到,28年的建校史,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历届校长及学校管理团队,有意或者无意地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正是这所学校精彩的学习方式与成果层出不穷的内在基础:


1. 奉行教师成长的长期主义;

2. 遵循教育生长的长周期规律;

3. 归根结底,营造了组织进化的“长创新”生态。


组织进化“长创新”的前提,是激活潜能的“母生态”——因为“创新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现象”。生态必须具有母性,才具备自然孕育、随机涌现的能力。“母生态”里不仅充满意外,而且必然有大量自由流动、自由组合的个体,让创新因为不断的“异质组合”而发生。

所以这样的生态不能速成,需要“以时间换空间”;也不能等待,需要“化渐变为突变”。28年一以贯之的平和,成功地造就了这份在国内校园里不多见的,师生创新创造、深度学习、自由探索的文化。

图片


图片

一所学校的创新生态

如何“主动建构+自然生长”?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转型发展,安全地“打补丁”和系统性创新,前者容易,后者很难。事实上国内外所有成功转型的学校,必须要有高密度、高频次、关联性、系统性不断叠加的突破性设计,才能以有限的资源育无限可能的人生。而平和的行动密码是,依靠全体师生乃至家长的“全物种生长”与“全角色涌现”。

但“全角色涌现”的前提是什么?执行人层层抽丝剥茧,看到的正是平和校园里,这支信奉“领导尽量无为,师生才能有为”的管理团队,向我们揭示的学校管理智慧:看似“无为”的学校领导者,究竟应该“为”什么?

这就是本书期待展开充分解读的“平和基因”关键词:


文化尚多元,共识常对音;

组织低结构,机制高赋能;

服务快一步,管理慢半拍;

师生有空间,生长有时间;

老师退一步,支持多一分;

创意多自由,落地能高级……


这个过程对于平和班子来说,当然有时不我待的主动建构,也有静待花开的自然生长;有不露痕迹的刻意引导,更有旁逸斜出的开放包容。而这一切行动的根本动力只基于一个原则:成长第一,减少内耗。

28年时光中,平和的课堂内外实现了高比例的创造性涌现与个性化成长,正是源于学校生态解决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谁来支付满足师生个性化成长需要的成本?这里的共识是,大家一起来。

所以在调研团队眼中,这个做法堪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校园实践版: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师生拥有充分折腾、自然生长的可能,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激情支付创新创造、充分成长的巨大成本。

图片


图片

在平和,结果发生了什么?


2023年8月,在银川一场蒲公英教育智库举办的论坛上,平和学校的一位老师分享了学生社团的生长故事。我好奇地在台下追问她:学生社团真的能够达到自主建设自治管理吗?这位老师笑笑,扔给我一份长达七十页的“社团自治章程”。我慢慢地翻阅,然后被震惊:很显然,这不是学科老师可以捉刀完成的;但如果这样的章程真是由学生设计完成,他们的水平已经堪比甚至超过大多数企业的部门管理者水平了。

几个月之后,我在平和学校“灼见社团”证实了我的猜想,也在其他社团看见了更多能够保证流畅运行甚至有效传承的章程,这大大加强了我对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结果的信心。

调研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在智能时代,我们如何培养有智慧的学生?

我想,所谓“智能”(人类或者AI),无非是学习更多知识、理解复杂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给定目标的前提下推导如何实现目标;而“智慧”,则是思考意义、选择目标、判断价值的能力,为此你需要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自我挑战的勇气,需要反思和超越自我,需要道德理解,需要从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平和的教育生态,指向的正是后者。

在这里,学生有了“充分成长”的样子。什么叫充分成长?首先是每个人的天性能获得充分的释放。比如人性自带的竞争性、自利性、美的向往、力的表达、物的贪婪、心的成就、我的炫耀、爱的渴望等不同侧面,都在成长中有充分的发挥,在教育现场有自为自在的释放空间,并在意外与冲突中反思、调整、修正、抵达,一个人才会有充分的成长。

我始终认为,好的教育,学校“顺天性”培养,才能实现“逆天性”生长;好的教育总是让人的成长从自我心智上经历“三部曲”:先是拥抱“自我的无限感”,后是建立“自我的有限感”,最后才能获得“有限自我的无限潜能感”。

在这里,教师有了不断跨领域学习的专业进阶自觉。教师视野与知识结构普遍较窄的现象,原因或许在于,现代社会大多数高知识密度的职业领域,都必须及时获取信息才能在日常工作的短反馈中获得好评,“几天不学心慌慌”。而教师学与不学似乎根本不影响短期工作。怎么办?平和的管理智慧是,把有助于学习的短反馈,用某种场景与机制、文化与目标、学习与关系、生活与美感等要素植入,做成非刚性的“高利害感”。

在这里,全体师生有了敢于追求梦想的文化力和工具箱。平和通过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理想不是乌托邦,乌托邦常指从不曾实现的空想;理想却是通往未来,是需要也能够借可实现的目标、可搭建的结构、可连接的系统、可孵化的生态去扺达的。理想,需要妥协,需要代价,需要共识,需要实实在在的工具箱和脚手架。

在这里,学校正从“涌现式生长”向一座真正的“蓬勃森林”进化——拥有相互支撑、相互喂养的工作与学习生态;拥有不断创造意外的校园文化;拥有可以“深度消费”的校园场域;学习与生活相互缠绕,课程被重新“野化”;学习者创造意义的能力被全场域激活……

图片

这就是今天的平和生态,它源于一场“结构性的意外”,但获得的却是站在这个巨复杂时代的育人信心: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趣;创新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正如凯文•凯利所说:“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受苦是可选的。”平和的经验是,我们可以选择从“急转弯”走向“长创新”。同时师生们也借此在教育现场获得教育的幸福——在这个幸福稀缺的世界,去寻求长远的意义和深刻的体验。

当然,今天的“平和教育”越来越知名,越来越重要,需要更多的力量相加才能保持平衡。从涌现走向不可逆转的蓬勃生态,走向全角色、高水平、可持续、自运行,走向“个性化的相互依存、协作中的彼此独立、有序中的自由发展”,这样一个平和校园隐约浮现的“青色组织”样态,正呼唤学校内外更大的合力——基于共识的合力。

向平和全体师生致敬!致敬今天的成就,也致敬未来的可能。

图片

文章分类: 教育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