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有效地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良师成长指南发表时间:2023-03-13 10:30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教育家》“良师成长指南”栏目,长期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并从中选出代表性案例,由学校教师、教育专家等进行回答,分享有效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每周一期,每周日于“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学习强国号推出。文末附下期征稿话题,欢迎投稿。
本期分享主题为:怎样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推进? (2022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接触到了一个新的词汇——学习任务群。学以致用,结合三个层面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我开始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推进学习任务群的开展,感觉困难重重。请教各位同仁,怎样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推进?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亚芳 ![]() 01 以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单元整体学习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一目了然,教师可基于主题设置学习任务群,让学生进行单元整体学习。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时,我作了有益尝试。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祖国河山”,教材编排了《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如何以学习任务群进行整体设计,让学生自主学习呢?我以“我的旅游日志”主题性学习任务群为统领,下设三个学习任务,每个任务又由三个或四个活动组成。 学习任务一:旅行路线我规划——“景点我知道”“旅行我准备”“我的旅行线路图”。 首先,让孩子们阅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先找到每篇课文描写的景点,在地图上标记出来,再在地图上标记出学过的课文中的景点以及自己游览过的景点,比如二年级课文中出现过新疆的葡萄沟、安徽的黄山、台湾的日月潭等,让孩子们直观感知到我们的祖国疆域辽阔,山河壮美。接着在“旅行我准备”这一活动中,创设“考取小导游证”的情景,进行本单元课文的基础字词过关,过关的才有资格担任小导游。小导游自己安排想去的景点,设计旅行路线图。 学习任务二:大好河山我领略——“山川秀丽,如诗如画”“展西沙群岛美丽富饶”“品海滨小城美好场景”“赏小兴安岭四季美景”。 这一任务是为了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海滨小城》两课整合在一起学习,围绕关键句,帮助孩子理解课文,重点引导孩子感悟课文是如何围绕关键句来展开描写。再迁移运用到后面课文的学习中,如试着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的段落加上关键句,引导小导游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围绕关键句进行介绍。 学习任务三:祖国美景我介绍——“习作方法我梳理”“习作方法我运用”“壮美河山我畅游”。 单元习作指导中,在观察家乡美景,积累素材后,引导孩子梳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围绕关键句把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写具体。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的知识回顾,引导他们将自己制作的旅游线路图、旅游日志等在班级进行展示,小导游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游览路线及景点,云游祖国壮美山河,最后合编班级“云游中国旅游日志”集。 上这个单元时,孩子们兴趣高涨,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去探究,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学习体验,通过对碎片化的语文知识和信息的整合,进行知识的深度学习与理解,并对其进行迁移应用,发展核心素养。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 王俊 ![]() 02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及运用 所谓“学习任务群”,即承载课程内容、架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若干相互关联的语文学习任务的集合体,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再升级。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因此,对于同一单元的课文,可以采用学习任务群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凸显单元主题,从而落实语文核心要素。下面,笔者就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学习内容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目的指向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以“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为主题,安排了《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精读课文,《爸爸的计划》《小站》两篇习作例文,其间穿插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协同一致地指向提升学生“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习作能力。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萧统的诗句: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解释第五单元的主题。 2.理解诗句,明确确立文章中心意思的重要性。 3.了解中心意思的含义。 (二)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结合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学会找中心句,并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学习任务二:仔细阅读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思考和讨论中心意思确立后,怎样才能把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结合交流平台总结出表达中心意思的基本方法。 学习任务三: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自主完成练习题,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选。 学习任务四:给出几个作文题目,让学生选一两个拟写写作提纲,说说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三)作业与检测 1.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是教材中提供的字,也可以是其他字。 2.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可以写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3.开展“围绕中心意思写”专栏作品发布分享会,让学生选出心目中的最佳作品。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曹范学区南曹范小学 李蕾 ![]() ![]() 03 单元设计,归类设计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之一,是承载语文课程内容、架构课程体系、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若干相互关联的语文学习任务的集合体。温儒敏主编指出,学习任务群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来设计和推进语文学习任务群: (一)单元设计 以单元为整体设计,是我们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主要方式。语文课本上的每一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一定的人文主题的集合。例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涉及四课书,分别是《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和《藏戏》,所选篇目都围绕这一个人文主题,那就是“风俗”,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人文地域,形成不用的风俗,所以,我们在对这个单元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这样进行语文学习群的设计: 学习活动一(1课时):畅谈风俗,激发兴趣——设置情境,明确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上台说说自己了解的风俗,交流对风俗的了解。 学习活动活动二(1课时):观看风俗表演视频,多维度了解风俗。 学习活动活动三(1课时):关联生活,表达创作——授之以渔,描写风俗。 (二)归类设计 新版的小学语文课本,除了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以外,还出现了“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版块,这些内容的编排,对我们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更加有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整册书的“快乐读书吧”整合在一起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其他板块设置来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例如:对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诵读部分的教学,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群: 学习活动一(1课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这个环节里,我让学生通读十首古诗词,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学习活动二(2课时):走近诗人,了解背景。 在这个环节中,我带领学生认识了十位诗人、词人,并通过这些诗人、词人的境遇来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学习活动三(5课时):感受意境,理解主题。 1、设置情境任务,利用古诗手势舞等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诗词的意境。 2、利用改写诗词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意,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学习活动四(2课时):熟读成诵。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以“同桌互背”的方式识记诗词内容,让这些诗词牢记在学生的心中。 总之,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设计语文学习群,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一示范小学 禹艳芬 ![]() 04 整体把握,侧重专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这样一个构想,“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因此,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推进上,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熟悉教材,培养“大概念”“大单元”“大观念”意识。把碎片化的教学转化成系统性、综合性的教学,设计学习的主题,围绕着学习主题来开展进一步的教学。 其次,主题确定之后,要围绕主题进行任务的设计。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任务之间的层次性、关联性、梯度性,不能随性而为,胡乱拼凑,更不能为了任务而任务。 第三,要可操作,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进来。任务设计之后,可以围绕任务进行具体活动的设计,将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进行整合,在大任务之下设计子任务,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知道任务是什么,还要知道任务如何做,给孩子提供一个实践的支架,让他们能够充分参与进来。 ——北京朝阳区安民学校 王莹莹 ![]() 05 侧重专题,落实大单元学习 把握新课标六大学习任务群。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六大学习任务群是一个整体,从基础到发展再到拓展,逻辑性很强。 整体设计任务群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秉持整体观念进行设计并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把语文教材内容以单元的形式进行划分,体现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设计任务群教学方案。 侧重专题,落实大单元学习。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表里的生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们那时多有趣啊》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尝试写科幻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能很好地设计学习任务群的专题,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围绕专题的编排意图设计任务,如让学生给出一个观点并用具体事例说明;搜集一些科学故事,来说明“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这个观点;尝试写科幻故事等。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中学 刘宇杰 — END —
文章分类:
教育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