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申报中国老教授协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 《中国当代学校特色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的通知发表时间:2018-01-08 13:01 关于申报中国老教授协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 《中国当代学校特色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的通知
各地市、县(市)区教育局、教科研机构: 各级各类大学、中学(含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小学、幼儿园: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深入配合中国老教授协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的推广,挖掘教师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由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面向全国推广《中国当代学校特色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专项课题,同时选拔一批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用于建立、充实“全国教师文化建设研究员”(以下简称:研究员)的队伍。共同探索、研究我国教师文化的内涵与发展,切实做好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工作。 《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总课题组下设课题办公室,与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秘书处合署办公。 总课题办(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晋朝彬 18500058785 电子邮箱:sbxxkxyjy@163.com 传 真:010-88605159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小屯路9号御翰苑办公楼8413室(100040)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网址:www.cspa-bs.com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 2018年1月1日 附一:中国老教授协会及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介绍 附二:《中国当代学校特色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专项课题说明 附三:中国老教授协会子课题申报书 附件一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老教授协会成立于1985年9月,是由国家教育部直接管理的社会团体单位。 为了把雄厚的智力资源引向基础教育,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作出新的贡献,中国老教授协会于2017年初批准成立了“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以期通过这个平台汇聚智能、研究问题、组织交流、推广成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持续提供正能量。“中心”由前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工委副主任郭振有担任中心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会长兼秘书长熊静敏担任中心副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理事王金重担任中心秘书长。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专注学校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和载体发展规律的研究。经中国老教授协会批准,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国老教授协会“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以求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培养一批批“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总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郭振有 前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成 员:熊静敏 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金重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刘传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振平 前中国驻美国、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参赞 《神州学人》杂志前总编辑 张怀志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编审 张景胜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编审 姜乃强 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审 孙 慧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编审
附件二 《中国当代学校特色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专项课题说明 一、项目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认知,从各个因素中给予了更多的关怀,逐步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身体健康得到长足的发展。 然而,作为教育的执行者——教师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下降、教师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教师教学技能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教师职业素养的不健全等问题凸显,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文化的缺失所造成,教师文化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教师文化的重建是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共同的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课题性质 该专项课题是中国老教授协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中的专项内容,属国家级研究项目,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教师文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师文化体系的理论与构建研究 2、教师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的创新研究 3、教师激励机制的创新与策略研究 4、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研究 5、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 6、教师文化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
7、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8、教师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 9、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疏导的实践研究 10、教师礼仪文化的实践研究 11、教师惩戒艺术的实用研究
12、教师合作文化的策略研究
13、教师队伍建设中组织文化的策略研究 14、教师教学创新与科研能力提升的研究 15、教师文化与校本体制关系的研究 16、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关系的研究 17、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关系的研究 18、教师文化与教师队伍建设关系的研究
19、基于教师全程发展、个性发展的校本研修特色研究 20、优秀教师及团队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21、名师(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 22、教师(师范生)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研究 23、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4、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制度研究
25、优秀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与实践研究 26、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7、农村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研究 28、农村学校校本研究中培养教师积极性的实践研究 29、教师道德示范行为与弘扬策略的研究 30、名师效应的管理与宣传策略的研究
31、校外教育机构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32、职业院校名师效应的管理与宣传策略的研究 33、职业院校教师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研究 34、职业院校教师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的创新研究 35、职业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 36、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研究 。。。。。。。 四、申报原则 1、申请者(学校)认同教师文化的理念,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水平、能亲自主持课题研究与实践。 2、申请者(学校)均为独立课题研究资质,申报者均需自拟独立的研究方向,以上(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参考研究方向,不作为指定研究内容。 3、申请者(学校)需认真填写《申报表》,上报我会审核备案,并遵守《课题管理办法》。 五、申报流程 学校填写《实验学校申报表》-→文化分会审核-→颁发课题立项证书、挂牌。 七、分级管理说明 对于开展此项课题实验进行分级管理,分为:一般参研单位(课题负责人申报)、重点实验学校、课题实验区、课题实验研究基地等几种情况。 1.一般参研单位由学校或教研单位组建子课题组进行申报,课题组成员3-5人,由总课题组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申报成功后颁发立项通知书和立项证书,一般参研单位需缴纳课题管理服务费2500元。 2.重点实验学校由学校负责人牵头,课题组成员不超过8人;由总课题组指导和监督管理,随时保持信息沟通,每半年进行一次小结。总课题组审定课题申报表后,颁发立项通知书、立项证书及重点实验学校牌匾,并在中国老教授协会网站进行公布。重点实验学校需缴纳4800元课题管理和咨询服务费。 3.课题实验区是由本地区的不少于10所重点研究实验学校和若干所一般参研单位构成,可以由一所重点研究实验学校与若干分校构成,也可以是民办教育集团。实验区可采取统分结合或统一研究方向的模式开展研究。实验区负责人负责指导和管理各实验学校的研究任务;实验区负责人和联系人可申请成为中国老教授协会的会员,参与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的日常活动,作为开展课题实验的基本通讯保障。 4.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则由资料丰富、研究力量雄厚的一般参研单位和重点实验学校经过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后,由专家组鉴定确认命名。实验研究基地是课题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标志,研究基地担负着前沿课题研究与重大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任务,研究基地将成为总课题组重点支持和指导单位,参研学校的观摩单位。申报实验研究基地需缴纳3000元评估审定费。 5.中国老教授协会“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总课题组办公室设在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秘书处(设北京师本信息科学研究院),课题的审批、指导、经费管理、成果推广等具体工作由总课题组办公室负责。 总课题组办公室(秘书处)地址及汇款账户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小屯路9号御翰苑办公楼8413室(100040)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青塔支行 账 户:北京师本信息科学研究院 账 号:0200 0082 0920 0055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