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建立起联系,并达成了“德国留学”教育合作项目。在发布会上,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理事会会长王金重就“德国留学”项目作了具体介绍,他说,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国内对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现有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以及对外合作的人才需求,因此,培养非通用语种的基础人才储备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尤为重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起点与终点两端的国家,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学习与交流是促进“一带一路”发展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德国政府制定了较宽松的德国出国留学政策,扩大了对外招生人数。德国使馆简化了签证申请手续,加强了学历审核工作,为真正有志的青年学生留学德国铺平了道路。中德两国新近签订互相承认学位的协定,为中国青年学生进入德国的大学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

王金重教授
王金重特别说明,第一,我们要做什么事?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们要联合社会力量组织、培训青年学子去德国留学。
第二,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首先,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出国留学有着日益广泛的社会需求。德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有百年盛名的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是我国教育部首批承认的德国高校。该校愿意与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合作,给有志到该校深造并且合格的留学预备生开辟一条通道。研究并推进学校文化的内外交流是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助力于留学事业,可以同时研究对方学校文化的长短,反观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得失,这有利于我们的研究和实践。
第三,怎么做?三条原则:1、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党和国家的最新法令和指示,这是不可触碰的红线。2、工作要严肃认真,实行从招生、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负责制,以认真的态度、周密的措施和良好的效果,争取家长、社会和对方学校的信任。3、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不能有影响中国老教授协会声誉的任何言行。为了这个项目的行稳致远,为了中国老教授协会在国内外的声誉,必须严格坚持以上原则。这也是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对中国老教师协会、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庄严承诺。